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包括测距仪本体,所述测距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下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贯穿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属于测距仪技术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测距仪本体的高度,操作步骤简单便捷,便于实际使用,不需要使用测距仪本体时,可以驱动防护罩上移,通过防护罩对测距仪本体进行防护,减少测距仪本体运输时受到撞击导致损伤的可能。
公开号:CN214332150U
申请号:CN202023245938.XU
申请日:2020-12-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董志芳;魏莹莹
申请人:Liaoning Bingche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IPC主号:F16M11-2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
[n0002] 测距仪是一种测量长度或者距离的工具,同时可以和测角设备或模块结合测量出角度,面积等参数。测距仪的形式很多,通常是一个长形圆筒,由物镜、目镜、显示装置(可内置)、电池等部分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子测距仪的高度进行调节,现有的调节机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实际使用,而且电子测距仪没有相应的防护机构,不便于运输携带。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需要对电子测距仪的高度进行调节,现有的调节机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实际使用,而且电子测距仪没有相应的防护机构,不便于运输携带的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n0005] 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包括测距仪本体,所述测距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下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贯穿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延伸至螺纹槽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活动杆和底座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底座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所述定位柱贯穿固定环,所述活动板和安装底座通过升降组件连接。
[n0006]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下方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底端贯穿活动板,所述第二丝杆与活动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顶端与安装底座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握持手柄。
[n0008]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握持手柄。
[n0009]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定位柱的底部与限位环的顶部固定连接。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测距仪本体、安装底座、活动板、防护罩、定位柱、连接板、活动杆、螺纹槽、第一丝杆、底座、第一轴承、固定环、连接柱和升降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测距仪本体的高度,操作步骤简单便捷,不需要使用测距仪本体时,可以驱动防护罩上移,通过防护罩对测距仪本体进行防护,减少测距仪本体运输时受到撞击导致损伤的可能,便于实际使用,通过设置的限位环,限位测距仪本体上移的距离,避免定位柱脱离固定环,通过设置的第二握持手柄,便于驱动活动杆转动。
[n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的正视图;
[n0013]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n0014] 图中:1、测距仪本体;2、安装底座;3、活动板;4、防护罩;5、定位柱;6、连接板;7、活动杆;8、螺纹槽;9、第一丝杆;10、底座;11、第一轴承;12、固定环;13、连接柱;14、第二丝杆;15、第二轴承;16、第一握持手柄;17、限位环;18、第二握持手柄。
[n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n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18] 如图1-3所示,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包括测距仪本体1,测距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2,安装底座2的下方设有活动板3,活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4,安装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5,定位柱5贯穿活动板3,活动板3的下方设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柱5固定连接,连接板6的下方设有活动杆7,活动杆7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8,螺纹槽8内设有第一丝杆9,第一丝杆9的顶端延伸至螺纹槽8的外部,且第一丝杆9的顶端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活动杆7的下方设有底座10,活动杆7和底座10通过第一轴承11连接,活动杆7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与底座10通过若干连接柱13连接,定位柱5贯穿固定环12,活动板3和安装底座2通过升降组件连接;
[n0019]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2下方的第二丝杆14,第二丝杆14的底端贯穿活动板3,第二丝杆14与活动板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二丝杆14的顶端与安装底座2通过第二轴承15连接,通过驱动第二丝杆14转动,使得活动板3驱动防护罩4上移,进而通过防护罩4对测距仪本体1进行防护,减少测距仪本体1运输时受到撞击导致损伤的可能,通过活动板3和定位柱5的配合,使得活动板3平稳的上下移动。
[n00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丝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握持手柄16,通过设置的第一握持手柄16,便于驱动第二丝杆14转动。
[n0021]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杆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握持手柄18,通过设置的第二握持手柄18,便于驱动活动杆7转动。
[n0022]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杆7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17,定位柱5的底部与限位环17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限位环17,限位测距仪本体1上移的距离,避免定位柱5脱离固定环12。
[n002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活动杆7转动,改变第一丝杆9位于螺纹槽8内的长度,进而调节连接板6的高度,从而通过定位柱5驱动安装底座2上移,进而调节测距仪本体1的高度,通过定位柱5和固定环12的配合,使得测距仪本体1平稳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测距仪本体1的高度,操作步骤简单便捷,不需要使用测距仪本体1时,通过驱动第二丝杆14转动,使得活动板3驱动防护罩4上移,进而通过防护罩4对测距仪本体1进行防护,减少测距仪本体1运输时受到撞击导致损伤的可能,便于实际使用,通过活动板3和定位柱5的配合,使得活动板3平稳的上下移动,通过设置的限位环17,限位测距仪本体1上移的距离,避免定位柱5脱离固定环12,通过设置的第二握持手柄18,便于驱动活动杆7转动。
[n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仪本体(1),所述测距仪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2),所述安装底座(2)的下方设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4),所述安装底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贯穿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的下方设有连接板(6),且所述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柱(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下方设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8),所述螺纹槽(8)内设有第一丝杆(9),所述第一丝杆(9)的顶端延伸至螺纹槽(8)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丝杆(9)的顶端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7)的下方设有底座(10),所述活动杆(7)和底座(10)通过第一轴承(11)连接,所述活动杆(7)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与底座(10)通过若干连接柱(13)连接,所述定位柱(5)贯穿固定环(12),所述活动板(3)和安装底座(2)通过升降组件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2)下方的第二丝杆(14),所述第二丝杆(14)的底端贯穿活动板(3),所述第二丝杆(14)与活动板(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4)的顶端与安装底座(2)通过第二轴承(15)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握持手柄(16)。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握持手柄(18)。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7)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环(17),所述定位柱(5)的底部与限位环(17)的顶部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150U|2021-10-01|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
KR101436433B1|2014-09-01|수준 측량용 높낮이 조절 장치
CN202692988U|2013-01-23|经纬测距罗盘仪
CN106027984A|2016-10-12|一种用电检查辅具
CN213689240U|2021-07-13|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摩擦衬垫落锤装置
CN214893291U|2021-11-26|一种便携式地形测绘装置
CN212658271U|2021-03-05|一种高适应性的环境监测仪放置架
CN214747845U|2021-11-16|一种导线线上测距仪
CN214378849U|2021-10-08|一种多自由度定向5g天线的通信杆
CN213180004U|2021-05-11|用于野外勘测工程用测绘装置
CN209261738U|2019-08-16|风机叶片检测装置
CN212840425U|2021-03-30|一种用于地理测绘的新型经纬仪
CN207395715U|2018-05-22|一种便携式建筑测绘用测高设备
CN211926832U|2020-11-13|一种多功能的塔尺
CN214070308U|2021-08-27|一种移动地理信息采集系统
CN212721152U|2021-03-16|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用多功能测距装置
CN110995955B|2021-04-09|一种自动图像识别装置及方法
CN209215575U|2019-08-06|一种扫描式室内空间测绘工具
CN212931438U|2021-04-09|一种新型多功能全站仪
CN212004839U|2020-11-24|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可调节的全站仪
CN212340224U|2021-01-12|一种建筑施工用快速定位装置
CN214149282U|2021-09-07|一种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便携式测量装置
CN210893111U|2020-06-30|一种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标记的辅助工具
CN212086206U|2020-12-04|一种具有安全防护作用的信号测试仪
CN213336120U|2021-06-01|一种便于携带的水准仪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45938.XU|CN214332150U|2020-12-29|2020-12-29|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CN202023245938.XU| CN214332150U|2020-12-29|2020-12-29|一种测绘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
[返回顶部]